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声名鹊起,今天几乎每个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让互联网+在自己的企业内落地,或推动企业转型,或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要真正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尤其大型集团型企业,由于规模大,受传统思维和习惯影响多,在拥抱互联网技术上比中小型企业脚步显得沉重了许多。在这个时候选择一个正确的切入点,获得一个不错的互联网+开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切入点呢?
在专业人士看来,营销和物联网就是大型集团企业拥抱互联网+很好的切入点。“互联网最先颠覆的就是原来以信息发布为主要业务,因信息不透明而生的行业,我们熟知的媒体和广告发布就在其中,除此之外还包括销售的中间环节。”相关专业人士告诉《计算机世界》记者,对于企业销售而言,互联网的第一个价值就是能通过电子商务取消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比如,原来企业的产品要先卖给经销商,通过经销商再卖给卖场才能到达消费者,如今通过电商平台可以直达消费者。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直接跟消费者实时互动和交流完成交易。
实际上,企业营销已经被很多中小企业证明是企业拥抱互联网+最容易成功的领域,而且失败的风险最小。比如,很多小微企业就对互联网营销应用得很纯熟,它们中不少营销已经完全基于互联网,电商成为其唯一的销售渠道。尽管它们的经验大型或者超大型集团企业不能完全照搬,但无疑可以借鉴。
专业人士介绍说,不少大型企业已经正在尝试通过移动互联网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实现渠道扁平化,甚至减少到零。比如,TCL就已经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中间渠道扁平化,甚至减少到零,从而让企业专注于生产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服务。
当然,这一改变不只是降低营销成本还带来了一些其他变化,最为典型的就是在企业和消费者直接接触之后,对消费者使用自己产品的体验、需求感知越来越灵敏,这就允许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生产一个标准的、通用产品来满足所有的客户,而是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进行市场细分,设计各种产品。甚至还诞生了一些企业开始完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定制,比如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完全实现衣服定制的企业。
当然,要实现个性化生产,光有互联网还不够,还需要有物联网的支持,这就是今天制造企业非常关注的工业4.0或者中国制造2025——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目的都是实现个性化,而个性化生产的前提就是要有智慧的工厂、智慧的物流和智慧的设计,这一切都高度依赖于物联网世界中的各种传感器、RFID等。实际上,物联网也是继营销之外大型企业拥抱互联网+的又一个切入点。它将是帮助大型企业利用智能制造信息化的技术,组织好生产、供应链,应对客户细分的需求的关键。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现有一些专业的企业管理软件面向大型集团企业的运营管理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了响应国家在互联网+战略上的整体布局,帮助大型企业转型升级,已经在产品中内置了很多企业营销和物联网方面的功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拥抱互联网+的风险。比如,已经支持企业将各电商平台上的订单形式集成,判断分销渠道的信用、商家的信用,然后给商家发货,也就是打通了内部ERP的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信用管理以及电商平台上的数据。这也正是现在企业管理软件从原来的ERP定位为现在的运营及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原因。
“除了功能外,这些功能模块在部署时也非常灵活,既支持本地模式也支持云模式。”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也被认为是中国的管理软件企业寻求突破的一个难得机会。“因为中国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电子商务市场和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这是市场将成为中国软件企业的崛起打下良好的基础。”他说,“相比技术层面上国外软件巨头有着明显优势不同,国产软件企业在对应用的把握上要更为敏感,而在向互联网转型上行业性差异非常,创新非常多,很难标准化的产品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会给中国的企业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
|